国家名师再掀方法论精品课程之学术探讨高潮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4-22浏览次数:2177

4月18日晚,国家级教学名师卢家楣教授做客东方讲坛,在西部会议中心一楼1号报告厅伟德国际BETVlCTOR11级全体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灵感:学术创新的灵魂”,再掀方法论精品课程之学术探讨高潮。本次论坛由教育学院陈永明院长主持。
卢家楣教授指出,教育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环节:一是发现和提出问题;二是研究和解决问题。这两个环节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来说,要求是不一样的,并以毛泽东和李政道的谈话来说明其中之差别。毛泽东曾问李政道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区别,李政道答道,大学生是老师出题目,让他们回答;研究生是自己找题目来回答。因此,卢教授认为对研究生来说,发现和提出问题环节十分重要,这个环节处理好了,论文的一半已经成功了,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具体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环节了。
卢教授还指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区别无非是后者在这两个环节处理上更富有创新性,而从创新的本质上说,两者的学术研究都是一样的。学术研究必须有所创新,没有创新性的毕业论文是不能通过的。学术创新是我们学科发展的活力,也是同学们进行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核心。而在学术创新的两个研究环节上都需要灵感的闪亮,灵感是学术创新的灵气所在,是学术创新的灵魂。
接着,卢教授对灵感及其特性进行了论述,并在《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灵感是人脑以最优势功能加工处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状态。它表现为在创造性活动中某种新思想、新形象的突然闪现,是一种思维的顿悟。由于灵感经常随机出现、没有预兆、稍纵即逝,故表现出偶然性、突发性和瞬时性等基本特性。灵感是一个令人茅塞顿开、忽然开朗,却又来去匆匆、似为可遇不可求的精灵。有调查发现,许多科学家以及大量科学研究恰恰得益于这一灵感。
于是卢教授介绍了捕捉灵感的四个要点:穷思竭虑、思维饱和——灵感的孕育;原型启发、打破定势——灵感的诱导;悠然闲适、平和愉悦——灵感的突发;随时想到,随手记下——灵感的定格。并以自己当年凭借灵感解决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为素质教育样板的愉快教育现象的实质问题探索的经历为例,详述了捕捉灵感的四要点是如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生动体现,产生实际效果的。
在这基础上,卢教授联系自己的教育科学研究的经历,向同学们进一步介绍应以怎样的心态到哪里去捕捉灵感。由此展开本讲的主要内容:从教学实践的感悟中获得发现问题的灵感;从对社会现象的困惑中获得发现问题的灵感;从权威理论的不足中获得发现问题的灵感;从延绵千年的争辩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从已有理论的启发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从跨学科的借鉴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从研究领域的拓展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
例如,在从延绵千年的争辩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方面,卢教授解决了争论了2000年的学习苦乐问题,提出了导乐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本无预定的苦乐属性,孰苦孰乐具有动态特点:当学习满足学生需要时便有乐的体验,当学习不满足学生需要时则有苦的体验;学生乐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应为我们所倡导;能否乐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如何使教学活动既符合教学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里的实质是设法使学生之所学满足其所需。”其研究成果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又如,在从跨学科借鉴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方面,卢教授从物理学的“匹配”概念中获得灵感启示,提出了教学中的心理匹配策略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学活动,使之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活动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使学生以快乐的情绪学习”,并拓展出认知匹配策略和形式匹配策略,加以实验研究(发表于《心理学报》),从理论到操作解决了教学要求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矛盾统一问题,为构建情知和谐的教学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卢教授让学生当场思考回答:具有怎样人格特征的人才能更多地获得灵感?“艰辛刻苦、合作、胆识、勇气……”由此,既以多名学生不同角度的回答归纳作为本次学术报告的总结,又以问题提出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遐想,启发学生在教育科研中重视和捕捉灵感。他就以这样独具匠心的方式结束了本讲座。卢家楣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学一级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带头人、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心理学会副会长、全国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本次讲座,卢教授向同学们展现了全国教学名师的风范,既让事实和实例说话,又不乏风趣幽默,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学术研究的艰辛与乐趣之所在。(许苏)